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英裔美國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與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共同獲得此獎,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3人將均分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650萬元)的獎金。
3位科學家研發的鋰電池,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自從1991年首次進入市場以來,鋰電池就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可以儲存大量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使無化石燃料社會成為可能。
約翰·古迪納夫是美國固體物理學家,是二次電池產業的重要學者。他目前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斯坦利·惠廷厄姆現任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瘜W教授;吉野彰是日本化學家,現任旭化成公司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
今年97歲的古迪納夫成為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打破了2018年以96歲高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阿瑟·阿什金的年齡紀錄。
他最早在美國耶魯大學就讀的專業是文學和數學,而化學只是大一時的選修課,但古迪納夫后來卻在鋰電池領域獲得輝煌成績,被形容為“為鋰電池而生”的科學家。多年來,他幾乎每天都前往實驗室,研究與鋰電池相關的課題,至今仍未退休。
追溯起來,上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成為學術界關切的問題。今年的獲獎者之一惠廷厄姆,正是從那時起致力于開發無化石燃料的能源技術方法。他與古迪納夫因在鋰電池領域取得的開拓性研究成果,在2015年被湯森路透預測為諾貝爾化學獎的候選人。
而從1981年開始研究鋰電池的吉野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做研究的原始動力是我的好奇心,它驅使著我前進。”
上述3人都被譽為“鋰電池之父”。多年來,鋰電池一直被各種諾獎預測“看好”,今日眾望終有所歸。
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科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房琳琳 張夢然 何屹 余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