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空間局(ESA)官方網站近日消息稱,“太陽軌道飛行器”的首次測量數據已成功傳達地面,向地球的國際科學家團隊證實了在部署了航天器吊臂后,航天器的重要科研設備——磁力計儀器狀況良好。為進一步揭開為期11年的太陽活動周期、太陽磁場的產生以及太陽風粒子如何加速到很高能量等謎團做準備。
2月10日,歐空局的新型太陽探測航天器“太陽軌道飛行器”發射升空。這是繼2018年升空的“帕克”太陽探測器之后,人類向太陽派遣的第二位使者,其主要任務是給太陽南北兩極拍首張“正面照”并揭示太陽磁場的奧秘。
“太陽軌道飛行器”攜帶有10個科學儀器,其中4個用來測量航天器周圍環境的特性——尤其是太陽風的電磁特性,這其中3種儀器的傳感器,都設置于4.4米長的吊臂上。
磁力計儀器首席研究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蒂姆·霍伯里表示,現在所測量的磁場,比在地球上所熟知的磁場小數千倍。即便是電線中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也遠遠超過需要測量的磁場。因此團隊將傳感器設置于吊臂上,以使其遠離航天器內部的所有電子活動。
現在,地球收到的數據顯示,從航天器附近到部署儀器的實際位置這一過程中,磁場是如何減小的。這個獨立的證據表明,吊臂實際已成功展開,而且這些儀器確實能夠在將來提供準確的科學測量數據。
研究人員表示,該航天器在升空前,已經進行大量地面測試,并在特殊模擬設施中檢驗了磁性能,但測試設備通常會阻止達到所需的極低磁強度,因而在飛行器升空后,在真正的科學任務開始之前,必須對這些儀器進行校準。
“太陽軌道飛行器”還攜帶了6個遙感儀器,其本質是望遠鏡,可以用不同的波長對太陽表面進行成像,從而獲得迄今為止最接近太陽表面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