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已經入伏,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夏季終于來了。這時節如何養生調理?中醫專家提醒,盛夏暑多挾濕,此時調理養生的重點為消暑寧心,去濕健脾。另外大家避暑最愛躲在空調房和泡在水里游泳,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都應適度,不要過度避暑令寒氣侵體。游泳之后,別再吃太多解暑水果,反而一碗姜湯祛寒更為合適。
養生要點一:清淡飲食平和伏火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中醫經典病房主任顏芳介紹,南方地區濕熱重,人體脾胃中土之氣薄弱。南方的夏季水果種類豐富多樣,搭配冷飲、海鮮等進食過多,容易出現“上熱下寒”的表現。大家常說的“虛不受補”即脾胃虛寒且易上火,一旦進食煎炸辛辣之品,如火鍋、燒烤等,就會出現喉嚨腫痛、口瘡、舌瘡、口腔潰瘍、頭痛、牙痛或拉肚子、胃痛等癥狀,因此夏季需特別注意飲食的控制,應清淡飲食,不可溫補太過,亦不可清泄太過。
養生要點二:健脾養胃清熱利濕
顏芳說,小暑節氣的氣候濕熱明顯,健脾養胃、清熱利濕十分重要。無論是天氣引起的外在濕熱,或是脾胃虛寒而內生的濕熱,亦或是體內濕氣郁久化熱,都會導致脾土氣機運行不暢,出現脾不升清、胃不降濁的現象。其通常表現為精神疲倦、大便不通、關節有沉重感、腹脹、納差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口黏、口苦、口臭、失眠、易醒、脾氣暴躁、大便異常干燥等。所以平時應注意健脾祛濕、調和中焦;縮短戶外活動的時間;在空調房內應適當地采用抽濕措施。換句話說,長時間開空調的話,不妨間或把空調調節為“抽濕”模式運行一段時間。
養生要點三:適度避暑注意驅寒
夏季避暑的方法最常見為吹空調和泡在水里游泳,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避暑都應適度,同時要預防感冒,尤其是小孩子。小孩脾胃暫未發育完全,寒濕之邪容易侵犯,若去游泳,寒濕邪氣易從身體張開的毛孔進入。如果再進食一些寒涼性質的水果,會損傷脾胃,甚者會與濕熱交互為患。
顏芳建議:體質較弱的小孩子不要頻繁地去游泳,水偏寒濕,易導致反復感冒、發燒等,需調理好體質之后才可適當游泳。此外,小孩子游泳后不要立即吃水果或其他寒涼性質的食物,可以喝一些姜湯,姜湯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同時在夏天,也可適當口服藿香正氣水或烏梅冰糖水,以此來調節身體。
提醒:三伏天灸啟動別錯過貼藥時間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冬病夏治”時機又到來了,大家不要錯過三伏灸的貼藥時間,市內各大中醫院都將于7月11日后陸續提供天灸貼藥服務,有需要的街坊不妨多多留意各大醫院發布的信息。
解暑食療方
藿香化濁飲
材料:藿香5克,蘇葉5克,陳皮3克,山楂5克。
制法:上述材料沸水沖泡10分鐘,加糖調味,放溫飲用。
功效:消暑化濁,醒脾開胃。
蘆根綠豆粥
材料:蘆根50克,綠豆100克,白米150克。
制法:蘆根、綠豆、白米洗凈,綠豆浸泡1小時,加水適量先煮蘆根30分鐘取汁,然后加入綠豆、白米慢火煮至粥成,加糖調味。
功效:消暑生津。適合暑熱內盛,汗多口干食用。
冬瓜蓮蓬脊骨湯
材料:冬瓜750克,蓮蓬2朵,薏仁30克,扁豆30克,陳皮5克,豬脊骨5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凈后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煲2.5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消暑利濕。適合暑濕困阻,大便稀溏,舌苔厚膩食用。
消暑益氣湯
材料:黃芪50克,麥冬30克,淡竹葉20克,白茅根30克,西瓜翠衣200克,蜜棗3枚,陳皮5克,豬瘦肉2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凈后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消暑清熱,益氣生津。適合暑熱天氣,汗多口干,疲乏氣短食用。
防暑袪濕多吃瓜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通訊員王慧)南方夏天暑濕盛,防暑袪濕是養生的“必修課”。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支招,飲食上,這個時節宜以清淡為主,可適當多吃點瓜類蔬菜。
“瓜類蔬菜熱量低、有飽足感。”劉佳解釋說,瓜類蔬菜最大的特色是熱量低,又有增加飽足感的效果,對于體重過重、糖尿病患者都是很好的選擇。她給出以下食療推薦,感興趣的街坊不妨一試——
1.絲瓜炒雞蛋
材料:絲瓜一條,雞蛋兩個,蔥及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雞蛋打散,調味備用;絲瓜去皮切塊,焯水后瀝干備用;起油鍋,先炒好雞蛋后盛出,再將絲瓜炒熟后加入雞蛋,適當調味、加蔥花翻炒,即可起鍋食用。
特點:清暑祛濕。
2.黃瓜檸檬水
材料:黃瓜一個,檸檬數片,純凈水、蜂蜜適量;
做法:黃瓜洗凈刨成條,檸檬洗凈后切成薄片;把切好的檸檬片(也可適當加點檸檬汁)和黃瓜條一起放入杯中,倒入適量純凈水浸泡,還可適當加點蜂蜜調味;
特點:清熱補水。
3.苦瓜炒牛肉
材料:苦瓜一條,牛肉250克,蒜及適量調味品;
做法:苦瓜切片,牛肉切片調味,蒜切成末;起油鍋將牛肉炒至七、八成熟,裝盤備用;苦瓜炒熟,加適量鹽調味;倒入牛肉片,稍加翻炒,即可出鍋;
特點:苦瓜清熱,牛肉補中益氣,既可口又營養豐富。(全媒體記者周潔瑩通訊員宋莉萍、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