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制作:高亞永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在科技創新方面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日前在接受人民網訪談時表示,高校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發力突破,走實、走深,以實實在在的科研成果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轉學風,核心就是要求真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破除論文“SCI至上”、優化學術生態的呼聲十分強烈。
早在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開展了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取消直接依據SCI論文相關指標對個人和院系的獎勵,避免功利導向。
“科技評價工作要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和服務貢獻,強調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支撐。”雷朝滋介紹,在破除論文“SCI至上”方面,134所“雙一流”高校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修訂完善了評價制度文件。多個學校在職稱評審、學位授予、績效獎勵等方面打破了學歷、論文等限制,構建了多元化、多維度評價體系,系統性推進了科技評價改革。
對個別高校存在的科研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雷朝滋表示,科技創新要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高校科研工作首先要思考科研選題是解決什么問題,不能什么好做就做什么、什么容易做就做什么,尤其不能為完成數量指標、追求功利而做,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
提質量,關鍵就是要做實
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的創新基礎在多年發展下日益雄厚。雷朝滋表示,高校建有6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聚集60%左右的全國高層次人才,“十三五”期間支撐培養了280萬碩士和30萬博士研究生。同時,高校擁有體量最大的科技工作隊伍、數量眾多的基地平臺,在一些領域局部具備實現“并跑”“領跑”的能力。
“進入新發展階段,時代坐標發生轉變,國家的需求發生了變化,科技創新必須由‘跟隨者’轉變成為‘開創者’‘引領者’,實現高質量發展。”雷朝滋進一步補充道,高校要鼓勵自由探索,敢于質疑現有理論,勇于開拓新的方向。接下來教育部還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科技創新平臺系統化布局和實體化建設,建設高質量高校科技創新體系。
對于當下高校的科技創新工作應該怎么干,雷朝滋給出答案:“必須轉段、升級,換思路、換打法”。他表示,高校創新體系建設要樹立求真務實的科研價值觀,從追求數量積累向注重質量提升轉變,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支撐。
變模式,重點就是要創新
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科技創新大有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我國自主研制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夙愿正在逐漸變成現實。但是,中國仍舊面臨很多“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如何破解“卡脖子”難題是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
在雷朝滋看來,存在“卡脖子”難題的原因之一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搞清楚。因此,加強高校基礎研究,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是打好這場關鍵技術攻堅戰的核心所在。
自2018年開始,教育部就啟動了《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導高校通過開展系統、深入的跨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研究,爭取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大力支撐關鍵領域自主創新。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計劃,雷朝滋表示,教育部正在積極引導高校轉變科研組織模式、著力匯聚高水平人才、組建攻關團隊,未來高校力爭在更多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練就更多獨門絕技,為補齊基礎理論弱項和技術創新短板貢獻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