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的發現與保護是生物多樣性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在今年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的全國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工作中,累計發現包括金江壁虎、梵凈山紅菇等73種新物種。
“新物種的發現本身就是屬于對生物多樣性的一個綜合貢獻。”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金江壁虎發現團隊科學家謝鋒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新物種的發現不僅直觀地反映了當地的物種多樣性,還豐富了公眾對該區域遺傳多樣性與生態生物學功能的認識。
視頻制作:實習生廖欣欣
新物種是如何被發現的?
“新物種的發現往往源自實地調查。”謝鋒表示,金江壁虎是團隊在橫斷山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進行生物多樣性評估時發現的,這個保護區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金江壁虎。受訪者供圖
“我們是通過當地藏族老鄉獲得的線索。”謝鋒介紹,2019年8月27日,他與團隊到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南部調查訪問,在找當地藏族老鄉調查兩棲爬行動物線索時,老鄉指著壁虎的照片說,他家的貓在夜間抓了很多這類動物,團隊隨即展開了調研,夜間時在老鄉家前的溪流巖壁上發現了幾只壁虎。
金江壁虎的生存環境。受訪者供圖
經鑒定,科研團隊確認這批壁虎屬于一個獨立的進化分支,和粗疣壁虎是“姐妹”關系。由于是在金沙江中段被發現,這批新發現的壁虎故被命名為“金江壁虎”,是目前已知分布海拔最高的壁虎屬物種。
“一般認為,壁虎屬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但這次發現的金江壁虎分布海拔近三千米,達到了高原水平,對于壁虎屬物種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謝鋒說。
新物種發現為何越來越多?
近年來,我國新物種的發現頻頻。據《云南新物種新記錄種名錄(1992-2020)》統計,僅2020年,科研人員在云南省發現的新物種、新紀錄種就有256種。
“前人研究越少的地方,越容易發現新種。”謝鋒表示,像新疆的阿勒泰、西藏的藏南、云南的高黎貢等地區,之前因為交通不便,很難前往這些地區進行科考。如今,隨著各地方交通條件的改善,科研活動也就日益增多。
謝鋒坦言,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是新物種被不斷發現的要素之一。
“以前我們的新種研究與物種研究更多基于形態學,現在我們用到了綜合性的研究手段。”謝鋒表示,隨著我國對于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加,科學家逐漸能夠使用新的技術手段來為新物種的形成與存在收集證據。
“比如,我們以前要做骨骼解剖,現在有了CT掃描技術,我們不需要去解剖動物,可以很快速地進行骨骼研究。”
另一個新物種的發現佐證了謝鋒的觀點。由我國科學家2021年新發現的紅菇新物種——梵凈山紅菇,正是通過新技術手段被甄別出的新物種。
梵凈山紅菇實體照片。受訪者供圖
“紅菇屬的物種是很難從形態特征進行區分的,以往我國很多物種都沿用了歐洲發表的學名,近年來也都陸續澄清。”據貴州科學院科研管理處副研究員、梵凈山紅菇發現團隊科學家鄧春英介紹,梵凈山紅菇是一種顏色艷麗,實體數量分布較多的紅菇,因其外觀形態與裘氏紅菇十分相似,以前采集的標本都置于裘氏紅菇名下,團隊通過分子生物學的系統發育分析,發現它屬于一個“獨門獨戶”的新物種。
梵凈山紅菇ITS系統發育樹(ML法)。受訪者供圖
發現的新物種咋起名?
新物種到底是怎么命名的?為什么有的看起來很嚴肅,有的就像是在“鬧著玩”?
“真的很像動畫片里的派大星!”“‘派大星’都有了,‘海綿寶寶’在哪里?”今年三月,全球權威海洋生物學數據庫《世界海洋生物目錄》發布了2020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種”名單。其中由中國科學家命名并發表的海洋生物物種“派大星”背板海星成功入選,引起網友熱議。
“一般來說不管是動物和植物,現在國際通用的命名規則主要是林奈雙名法。”謝鋒告訴“強觀察”欄目,以金江壁虎為例,它的拉丁學名是以屬名加種名而成的壁虎屬金江壁虎,有時也可用“三名法”,除前兩個名稱外,多加了一個定名人。
至于學名的選擇,謝鋒表示有四種,一是以發現地命名,如“金江壁虎”;二是以對該領域貢獻良多的專家名來命名,如“葉氏肛刺蛙”;三是以新物種特征命名,如“無蹼壁虎”;四是自由命名,如“素珍環蛇”“‘派大星’背板海星”等。
“當然,所有壁虎在四川都被叫成‘巴壁虎’,這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俗名。”謝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