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獅峰”龍井創始人沈徐榮的責任與擔當
凌晨4點,沈徐榮就開始在茶園里忙活了,這個習慣他已經保持了四十多年。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沈徐榮只有不到4畝的茶園。那時候的他每天騎著自行車、行程幾十公里,去銷售自家新茶。雖然辛苦,但總能換回客戶對他茶葉質量的認可,所以他的茶葉不愁賣。不僅如此,沈徐榮還連帶將親戚、朋友的茶葉,一起推向了市場。
隨著本地市場日漸飽和,到了九十年代初,沈徐榮突然發現茶葉賣不動了。低迷的行情迫使沈徐榮不得不向外開拓新的市場。從廣州、深圳到沈陽、哈爾濱,他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最后將目光鎖定在了北京。把北京作為茶葉市場拓展的突破口,沈徐榮有自己的判斷。一是因為作為國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本身的市場體量足夠大,更重要的是北方人更加認可綠茶的口感,對獅峰龍井的接受度遠高于其它茶葉,立足北京輻射華北,進而覆蓋整個北方市場,這才是沈徐榮更遠大的目標。
但是,市場更大,競爭也更加激烈。如何從眾多的茶葉供應商中脫穎而出,這就只能憑真本事了。一般來說,茶葉質量評判的標準有很多,比方說茶葉外觀、色澤、香氣等等,但再多的標準都逃不過口感這一條。如何在眾多的茶葉中挑選出優質的新茶,這考驗的是收茶人品茶的本領,而這也正是沈徐榮安身立命的本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了練就高超的品茶本領,沈徐榮可沒少下功夫。品茶靠的是味蕾的敏感,一點點口味的刺激都可能降低味蕾的敏感度。為了盡可能保持這種敏感不被破壞,沈徐榮每天在日出前要空腹品嘗至少100杯新茶。常喝綠茶的人都知道,空腹飲茶會使人頭暈、惡心甚至嘔吐,但只有這樣味蕾才能敏感地捕捉到不同茶葉入口時帶來的一絲一毫的差別。在日復一日的品茶中,沈徐榮練就了一套看、聞、品的辨茶絕活兒,這不僅幫他在北京市場站穩了腳跟,也讓他的茶葉敲開了上海、西安等地的市場大門。2007年,沈徐榮還被評為了特級品茶師。
共同富,才算富。面對更大的市場,2003年,沈徐榮成立了“獅峰苑實業”,創立了“沈獅峰”品牌。在他的帶領下,翁家山的茶農們茶葉種得更好了,賣得更俏了。鄉親們腰包鼓了、日子好了。“沈獅峰”牌獅峰龍井茶多次榮獲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讓沈徐榮的沈獅峰茶業品牌成長為獅峰龍井的標志性品牌。
2024年3月26日,正是春茶上市時節,記者來到了龍井茶產地,找到了正在茶園看茶的沈徐榮。他告訴記者,今年茶葉上市時間相對較晚,主要是由于前幾天溫度低,導致春茶發芽晚,但質量并未受影響,而且價格不錯,今年應該有個不錯的收成。但沈徐榮也有高興不起來的事,作為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茶葉協會會長,他看到這幾年蕭山區茶園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因為種茶、采茶、炒茶每個環節不僅需要磨練技術,也需要付出大量辛苦,導致很多年輕人不再愿意種茶,只留下家里老人打理茶園。如果留不住年輕人,茶葉產業的未來令人堪憂!
對此沈徐榮倡議,今后茶產業要與年輕一代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向他們宣傳茶文化、茶道,從而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此外,還要繼續擴大銷售渠道,讓茶葉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今后還要進一步提高茶園管理以及采茶、炒茶的自動化水平,讓茶農管理茶園變得更加高效和簡單。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在即將結束此次采訪的時候,沈徐榮再次感謝我們關注龍井茶產業的發展,他希望通過媒體呼吁更多的人了解獅峰龍井,支持獅峰龍井的未來!并歡迎年輕人投身茶產業,弘揚茶文化,為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高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