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春的繪畫藝術
張巖春,青海省海東市人。師從張道興、張禾、楊洋。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青海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寧畫院特聘畫家 。
參展情況:
2016年作品《我愛我家》入選“翰墨青州 2016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中美協舉辦
2017年作品《鑄就歷程》榮獲“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暨第十三屆全軍美術作品展”(入會資格)。中美協舉辦
2017年作品《絲路祥瑞圖》榮獲“第三屆朝圣敦煌中國畫油
畫作品展 ” (入會資格)。中美協舉辦
2018年作品《飛魚 ·一》參加墨韻雄安——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雄安新區設立一周年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展
2018年作品《我愛我家》參加“青海省第四屆青年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2018年作品《年輪》參加“青海省第四屆青年美術作品展”入選
2018年作品 《光華映千秋 》入選“美麗中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美協舉辦
2018年作品 《飛魚 ·二 》入選幸福之春第三十三屆院展
2019年作品《芳華系列》入選南京書畫院交流展
2022年參加鄭州美術館組織實施的“大河意象--中國沿黃九省省會城市畫院聯盟優秀作品聯展”
2022年參加獻禮二十大丹青繪河湟——西寧美術作品展
2023年作品《小憩》入選“到江源飲水與時代同行——青海畫院第二屆院展”
2024年特邀參加河湟尋源”西寧畫院寫生展暨第36屆院展
藝術的觀念與形式,在時代感與國際性的雙重助推下,快速的演進。尤其年輕藝術家,沒有根深蒂固的認知與實踐的慣性掣肘,對新事物、新形式敏感,并樂于和易于接受,同時,也是新事物發現與創造的生力軍。然而,年輕藝術家的鮮活與銳氣,也易于薄古而厚今——輕視傳統;薄中而厚西——熱衷“拿來”。無疑,一切的“新”,都將接受實踐與時間的考驗,因為“新”并不都意味著是成立的,是好的。同時,“新”也終將成為“舊”。傳統沿襲與新潮紛起,在承接與裂變的輪回交融、碰撞中火花四濺,而“新”往往脫胎于“舊”。尤其對中國畫來說,由于哲學觀、審美觀以及介質媒材的特殊性,并且理論與實踐的規則法度都富于沉淀性,因此,“傳統”勢必處于被仰望的原典與根性地位。
評價一位畫家及其作品,也勢必用“源頭”與“流變”的兩只眼睛來觀照與衡量。無根則孟浪;不變則迂腐,關鍵在于二者對立統一及其轉化關系的如何把控。這種相互作用的把控,在青年畫家張巖春的作品中,應該說體現得恰到好處。形式感不僅僅體現在構成與圖式的大效果上,同時也體現在造型與細節中。張巖春作品的形式感,在構成上沒有刻意求新的突兀與淺薄,沒有硬生生擺布設計的斧鑿痕跡,而是在傳統的、通常的章法規律中閃轉騰挪,隱忍而低調,求變而無跡,于熨帖穩妥中清新自出。同時,在細節的處理上,結構穿插縷析分明,造型細致深入。尤其,因墨色的輕重緩急以及點線面施布的匠心運作,既規避了面面俱到、賓主無序之嫌,又顯現出其繪事之扎實。顯然,傳統的筆墨程式套路,已無法滿足與適應現今繪畫形式手段的需求。但這并不妨礙那些有識畫家對傳統線性觀與筆墨精神這個中國畫底線的堅守與秉持。與對待圖式形式感相同,張巖春在筆墨語言上仍然穿行于“堅守”與“逃逸”的中間帶中。她的工筆畫作品,一方面,在傳統的沒骨法中,或在綜合材料的摻入中,極盡追求與營造肌理效果,以使傳統筆墨與圖式平添自然而天趣的斑駁形態。一方面,墨或色擠夾的“空線”與墨或色勾勒的“實線”并用,使傳統的線性元素在造型與審美上于變化中形成互補與映襯。一方面,在恰到好處的潑墨抽象中,凸顯工細的具象物態……
如果說張巖春對作品的最終效果具有一種預判能力,那應該源自她對“腹稿”推敲的悉心有加,對繪制技巧較好的發揮與掌控,以及對“守舊”與“求新”的分寸拿捏。這些都讓她及她的作品獲益良多。(文 /畫家批評家策展人 郭寶郭)
張巖春作品賞析: